近年來,隨著城市的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污染也日益加重,為了能低成本有效遏制這一問題,專家們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妙招。
培育“可移動的森林”
7月13日,記者在康平一處苗木基地看到,沈陽園林科學研究院院長陸慶軒博士和他的科研團隊正在利用控根育苗器加滴灌技術,進行育苗。預計從明年春天開始,這個苗木基地中培育出的胸徑10厘米左右的水曲柳和山槐、胸徑8厘米左右的皂角、胸徑15厘米左右的裂葉榆等6200株適合北方條件的優良樹種將不受季節和氣候條件限制,隨時進行移植,成為沈城綠化的新軍。
沈陽市城建局從2014年年初開始在康平、渾南等地建立苗木基地,改變樹種單一和大量應用華北地區樹種的現狀,下大力氣采用科技含量較高的控根快速育苗容器育苗,自己培植、馴化優良行道樹品種。
陸慶軒告訴記者,控根快速育苗容器是一種可以調控根系生長的新型快速育苗技術??馗夹g可以使側根形狀短而粗,發育數量大,同時限制了主根的生長,不會形成纏繞的根。育苗周期平均縮短50%左右,后期管理工作量減少50%-70%,植物側根的總數量比常規育苗側根增加20-30倍,并且徹底解決了大苗植物很難四季移栽的難題,被譽為“可移動的森林”。
市城建局首批引進的5萬株胸徑在2-5公分的東北地區原產的鄉土樹種樹苗,通過馴化培育成為沈城綠化的新鮮血液。從2016年開始,這些樹苗可以陸續用于沈陽市的行道樹和綠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