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花木盆景研究協會由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劉功艾等五人發起,始建于1988年10月。盆景研究協會一班人針對此種情況,組建了三套班子針對盆景開發進科普宣傳,形成生產發展銷售倍增的格局。
近三年來,盆景研究會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方式對會員和農戶進行科普宣傳和技術服務,
第一,成立了科普服務站,實行“三卡”服務。即會員和農戶登記卡、技術服務個性卡、會員和農戶信息反饋卡。
第二,舉辦培訓班,每年舉辦四次培訓班,分別由張太春、羅元主授課。在培訓方式上采取課堂傳授和現場講解相結合,從而使會員和農戶學有所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利用盆景科普示范基地向會員和農戶傳授盆景生產技術。由于花木盆景品種類別繁多,造型各有千姿,是一門頗深的學問,請專家和農戶到基地現場授課和演示。
隨著花木盆景市場的波動,在充分挖掘本土資源的基礎上,從四川、重慶等省(市)引進了羅漢松、榕樹、黑松等40余個品種,繁育近600萬株。從重慶、四川等省(市)引進了金彈子葫蘆果、燈籠果、血紅果枝條進行嫁接,嫁接成功后果實累累,景象奪人眼簾。為使該項嫁接技術被會員掌握,盆景研究會采取走出去請專家進來示范基地傳教。
2013年5月底,組織了18名技術骨干赴成都、重慶學習考察,吸收先進盆景制作新技術,此外,利用盆景科普示范基地進行嫁接演示教學。經過考察、實踐和理論學習,百分之九十的會員掌握了盆選、育樁、栽樁、嫁接、造型、修剪、養護防病、命名、幾架新技術。
目前,該協會現建有苗木基地833畝,實現花木盆景年銷售額突破1800萬元的喜人業績,為當地農民鋪就致富新路。盆景研究會2013年被省科協評為全省先進專業協會,理事長梁小波,副理事長魏義仲多次被縣政府評為“科技致富帶頭人”稱號,張太春等10戶會員被評為“雙文明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