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會員中心|保存桌面|手機瀏覽
普通會員

沭陽縣水景園藝場

花葉蘆竹,金邊麥冬,香蒲,荷花,美人蕉,鳶尾

新聞分類
  • 暫無分類
站內搜索
 
聯系方式
  • 聯系人:張孝軍
  • 電話:13326131166
  • 郵件:[email protected]
  • 手機:13326131166
  • 傳真:0527-83383188
友情鏈接
  • 暫無鏈接
首頁 > 水景資訊 > 桂花白粉虱防治方法
水景資訊
桂花白粉虱防治方法
發布時間:2014-12-05        瀏覽次數:224        返回列表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綠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還危害柑橘、茶樹、桃、柿、女貞、薔薇、月季、香樟、茉莉、一串紅、丁香等200多種植物。所以,當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種時,危害常常特別嚴重。
以成、若蟲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長發育,導致葉色萎黃,開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誘發煤污病,嚴重影響觀賞價值。

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長1.2毫米,黃色,覆有白色蠟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蠟粉。復眼紅褐色,分上下兩部,中有一小眼相連。雄成蟲體長0.9毫米,較雌成蟲略小。卵長約0.2毫米,寬約0.1毫米,長橢圓形,淡黃色,基部有短柄連于葉片背面。幼蟲體扁平,橢圓形,淡黃綠色,背脊稍凸,周緣多放射狀白色蠟絲,并有17對小突起。蛹長約1.3毫米、寬約1.1毫米,近橢圓形,淡黃綠色,較薄而柔軟透明,背面有3對小疣,前后各有1對小刺毛。

發生規律
1年發生代數各地不一,在江蘇、浙江一帶1年發生3代,西南多達5代,一般以幼蟲或蛹在葉背越冬。第一代成蟲在4月間出現,第二代在6月間、第三代在8月間出現。卵常散發于徒長枝的嫩葉背面,幼蟲孵化后即在原葉背面定居為害;每頭雌成蟲產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現象,其所生后代均為雄蟲。白粉虱性喜陰濕,在生長稠密、通風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較重。該蟲的卵期3~30天,發生極不整齊,世代重疊,因此給藥劑防治工作帶來一定麻煩。

防治方法
(1)要重視植物檢疫工作:在引進苗木時注意檢查葉背有無粉虱類蟲體,杜絕此類害蟲的侵入。
(2)重視清園工作:要加強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園工作和剪除蟲害枝、衰弱枝、徒長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風透光條件,恢復樹勢生長。
(3)開展生物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粉虱類天敵如瓢蟲、草蛉、斯氏節蚜小蜂和黃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對黃色有強烈的趨勢,可在桂花樹旁埋插黃色木板或塑料板。板上涂黏油,然后振動桂花枝條,促使成蟲飛黏到黃板上,起到誘殺作用也可用吸塵器吸捕成蟲,降低蟲口密度。
(5)藥劑防治:當害蟲蟲口密度高、危害嚴重而天敵又較少時,可采用化學藥劑噴殺。噴藥要在成蟲期和幼蟲盛孵期進行,藥劑可用國光必治(40%啶蟲.毒死蜱)2000倍液、國光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國光崇刻20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如遇世代重疊時,需要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3~4次。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_2021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99_黑人3p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_在线看岛国av高清